一、通过旅游信息化技术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管理效率
借助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,引入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、管理理念,对景区现有不合理的、效率低的流程及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,设计智慧景区经营管理流程,梳理景区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流程,建设景区经营管理信息系统。由于信息系统对流程有固化和强制执行的特点,在流程控制方面有严格和紧密的逻辑关系相互制约,从而形成一个规范体系,使标准体系在智慧景区的日常经营管理业务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。如停车诱导系统、电子门禁系统等。
二、通过旅游信息化提升企业营销布局,增强市场能动性
市场营销是企业命脉,如何将点、线发展成为网,通过对企业营销网络的旅游信息化建设,将“游客搬运工”转化为“渠道维修工”。从而,降低了营销人员的流动导致的渠道营销损失、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率、提高了项目与渠道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和时效性、提高了渠道营销的沉淀性。将供销关系由人与人的关系,转化为企业与企业的关系。如渠道营销系统、电子商务系统等。
三、通过旅游信息化提升景区形象,增强景区竞争力
旅游经营与服务是景区重要的功能。景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、不可转移性、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不可存储性等特点。在景区旅游市场中,流动的不是旅游产品而是旅游者,而旅游者在景区时所依据的只有信息,通过建立智慧景区的门户网站等信息服务系统,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优质的信息服务,诸如通过图片、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交互AR等,多角度、全方位的展示景区特点,可以提升景区的形象,增强景区竞争力,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和热情。如基于现有门户的主流OTA网站推送营销,互动触摸屏、二维码信息服务等。
四、通过旅游信息化强化资源保护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
资源保护与管理是景区的重要职责。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,旨在集成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强化景区自然及人文资源的动态监测、有效保护、严格管理。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,开展智慧景区的旅游经营,满足公众的游憩需求。借助信息技术,可以实现景区资源与旅游产业链上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,便于景区合理安排景区接待能力,提高景区资源配置效率。同时,可以整合产业链信息,提供集成的游客信息服务,优化旅游服务质量,提高游客满意度。如景区客流量监测、基于视频的名木古树监测与保护等。
3.1.4通过旅游信息化增强景区应急管理,促进持续发展
景区具有一定的脆弱性,极易受到宏观和微观环境中的各种自然因素、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波动,有效的获取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就显得特别重要。通过建立智慧景区的安全管理系统,协助管理人员监控景区内各种情况,当出现某种非正常状态(如火灾)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,从而提高景区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,避免或降低意外灾害对景区的破坏,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。如基于电子地图的综合管控系统等。